传承家国情怀 为农兴国基因代代传

2019-11-19 09:27:19

来源:中国教育报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近日,一段名为《家国情怀 代代传承》的拉歌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山东农业大学五代师生聚首歌唱,共同为祖国献上殷殷祝福。

爱国情,最能触动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正是这样的坚守与付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一代代大学生心中萌发,山东农大人用实际行动把爱国爱党的红色基因一代代传递下去。

传承:农比天高 情怀满园

“我深深感受到,无论是哪个年代,个人的发展一定要与国家的发展始终紧密相连。”情牵祖国、心系农民,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70年的束怀瑞院士,将满腔热忱献给了他一生为之奋斗不息的果树事业。

束怀瑞1947年考入山东省立农学院园艺系,1950年毕业留校任教。上世纪80年代,他扎根沂蒙山革命山区帮助农民治理果树。结合自己在根系吸收营养方面研究成果,他创造出“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技术,在全国17个省份推广470万亩,创收7.6亿元,这项技术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仍在广泛使用。

如今,耄耋之年的束怀瑞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研究如何解决农民生产中的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代代学生。“从事农业科研,必须关注农业、关心农民,对农民负责。”这是他最常说的话。把知识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始终是他一生的追求和信念。

“用一句话来形容我的老师,农比天高、情怀满园。”束怀瑞的学生、生前任山东农大副校长的高东升曾感慨地说。

1998年,高东升获得国家科委“振华科技扶贫奖服务奖”。此后20年间,他主持研发的“一根棍”设施油桃简化栽培技术在乡村一线得到广泛推广。

2018年11月,记者采访了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生产的高东升,他说:“束老师要求我们做一个有情怀的农业人,上学时跟着老师在农村住石屋、和农民一起吃馒头咸菜,说到底还是他爱民爱农的情怀在其中。”

凝聚:肩扛责任 为农兴国

舍小家、顾大家,于家为国、质朴厚德的品质,一直深深埋藏在山东农大人的血液和基因里。早在1958年,为了更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学校响应国家号召,从济南整体搬迁到泰安,几代人共同努力,为山东省走向农业大省、农业强省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校史馆,一幅幅照片、一段段史料见证了山东农大为农兴农的爱国光辉。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于振文在历史的长廊里回首学校办学发展,深切缅怀自己的老师——中国现代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松烈。

从1974年开始,余松烈就在山东滕县蹲点,带领当地群众一起做小麦精播高产试验,实现了全县80多万亩小麦全面丰产。1980年担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后,他每年有200多天在外指导生产,把新技术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于振文用氮肥后移等技术解决了小麦植株个体内部的矛盾,其关于小麦衰老生理和品质生理的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取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位院士以“师生接力”的方式,为中国小麦事业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于振文的3名学生王东、石玉、鲍印广,已经成为小麦育种和栽培领域专家,也正在培养着一批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实践创新人才。他们说:“我们不仅学到了老师的知识,更传承了老师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

作为王东教授的学生,青年教师刘鑫与自己的学生一起歌唱。他说,把保障国家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的强烈使命感,化作前进路上的责任感,爱党爱国爱人民,这样的人生才真的有价值。

奋斗:时代新人彰显青春底色

2018年,山东农大选择在黄三角建立国际现代农业科教基地,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开展研究、集聚人才、转化成果,培养“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撑。

随着优秀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学校科技服务的外延不断拓展,众多优秀成果在河南、吉林等17个省份应用推广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助力我国现代高效农业产业振兴、生态振兴。

2018年,学校招收了山东省首批公费农科生,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在这里,能真正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展现自己的青春风采。”农学院公费农科生韩雪鹤说。

近年来,山东农大党委把青年学生党员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化成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把党支部建在农业科技服务生产实践最前沿,让农民得实惠,让学生受锻炼,让鲜红的党旗在“三农”一线高高飘扬。植保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先后与山东省利津县汀罗镇前崔村党支部、滨州市阳信县共鸣金蝉养殖合作社结成了对子,研究生党员和农民同吃同住在一起,给农民做技术指导,搞活了土元、金蝉等昆虫养殖项目,为老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福利。

“党员的初心使命和先锋作用,都在服务一线生产中有了实实在在的感受。”研究生党员梁云飞说,“我觉得青春最大的幸运,莫过于个人目标与国家命运同向同行。”

本报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