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一门三院士”鞭策华农学人

2019-11-08 14:20:09

来源:南方网

一百一十年,沧海桑田,雄关漫道:1909年,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及附设农业讲习所正式成立,翌年改名为农业教员讲习所,办学层级相当于“高等学堂”。这是华南农业大学的前身,是我国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史上创建最早的学校之一。

华南农业大学行政楼。

百十年前,唐有恒、利寅等建校先驱抛洒“农业教育要振兴中华农业”的赤子热血,扎根南粤热土;办学路上,华农走出“无核西瓜之父”黄昌贤、“半矮杆水稻之父”黄耀祥等农业领军人物,勇立农林高校潮头;春华秋实,丁颖精神不坠,“同届三院士”“一门三院士”的传奇故事鞭策着一批又一批华农学人。

百十载栉风沐雨,百十载薪火相传。传承至今,华农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培养出20多万英才俊彦,稳居全国百强高校,入选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正向“双一流”目标稳步前行。

根植中华:

振兴农业是时代的呼唤

1908年,刚刚学成归国的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唐有恒受命筹建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及附设农业讲习所。胸怀家国大义的他,在美国求学时就曾在案头写下“磨砺以须,俟他日精忠报国;蹉跎岁月,问何时养育国民”。

同年,在伦敦大学毕业的利寅回到广东,一起筹办学校。1909年,试验场和讲习所获清廷农工商部批复“切实兴办”,次年4月农业讲习所正式开学,设有农业总论、农艺学等13门课程,利寅在校任教。

在艰辛创学的十余年中,农业讲习所曾改建为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后成为广东大学的一部分,遂改为中山大学农学院。

身处乱世,民族危难当前,唐有恒、邓植仪、钟荣光、利寅、沈鹏飞、张巨伯等一批前赴后继的农学大家们以学校为根基,挑起振兴中华农业的重担。

邓植仪先后出任校、院长21年,他知人善任、扶掖新秀,让丁颖、陈焕镛等有振兴中华农业抱负的知名教授长期跟随在他身畔,为广东现代高等农业教育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多层次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利寅在校任教终身,将一腔家国情怀铸入学术丰碑,融入后人血脉。新中国成立后,他动员儿女参军,儿子利国真、女儿利淑英都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

华农先贤的根魂,深扎于中华民族世代耕作的田地里,一刻也不能分割。

“一定要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生产。”著名稻作学家、“中国稻作学之父”丁颖曾如此语重心长地勉励华南农学院毕业班的同学。

丁颖教授像。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由原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和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华南农学院,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丁颖任首任院长。

振兴中华农业,兴办教育,是丁颖毕生执着的追求。在职12年,他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扩大学校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使华南农学院成为国内少数设有农、林、牧、蚕桑、农机等多专业和多学科研究机构的农科大学,进入了全国知名大学行列。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华南农学院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划归广东省主管;2004年12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5年6月,顺利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这是一代代华农人为坚守“农业教育要振兴中华农业”初心,淬砺奋发、建业自强的110年;这是一代代华农人精耕细作、桃李芬芳的110年。

勇立潮头:

雄才涌现青史留名

1929年,年仅15岁的赵善欢进入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农业专门部学习。当时国民党政府无能,虫灾严峻,赵善欢看到稻田因虫害而农作物连年歉收,就立志要掌握杀虫本领,投身生物科学。

他的勤奋好学得到丁颖、陈焕镛、邓植仪等名家的赏识。师从昆虫学家尤其伟后,他留校担任助教,先后深入广东十多个县,跋涉数千里,耗时两月余,完成《广东虫害初步调查报告》,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后来,他成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是赵善欢的故事,也是华农人的故事。

华南农业大学5号楼校史馆。

在壮阔的校史长河中,华农凝聚了一批活力四射、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者。他们善于创新,在各自的领域中成为“开荒者”“奠基人”,同时还不忘关爱后学,将师者情怀沉淀为精神沃土,让无数学生汲取力量,茁壮成长。

——我国著名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黄昌贤首次用生长素处理培育出无核西瓜,该成果被列入1938年世界生物学成就之一,他也因此被誉为“无籽西瓜之父”。1952年起,他任华南农学院园艺系教授、系主任、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室主任,在职期间培养了大批果树园艺人才。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的旱地拖拉机到中国的水田里变得水土不服。任职于华南农学院的邵耀坚发明了水田拖拉机5号曲面叶轮,成为我国最早成功将轮式拖拉机开进水田的专家,开创了我国地面机器系统在华南地区研究工作的先河,奠定了华南地区地面机器系统研究的基础。

——被称为“半矮秆水稻之父”的黄耀祥,于20世纪50年代主持“水稻矮化育种”,育成第一个半矮秆籼稻品种“广场矮”。他培育的大批高产水稻新品种,为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杂交稻的培育与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1980年,梁家勉创办《农史研究》学术期刊,主办农史界第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内第一个招收农史研究生。其主编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被誉为农史研究的里程碑著作。

华农人勇立潮头的特质,脱胎于“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循循善诱,成熟于农业救国、舍我其谁的雄心气魄,随着一个个的“国内第一”“世界首创”而被口口相传。

薪火相传:

院士精神昭耀后世学人

今年8月12日,中科院院士、华农老校长卢永根与世长辞。生前,他和夫人将880万元存款捐给华农,成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身后,他无偿捐献遗体,支持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

在华农的院士广场上,卢永根的院士雕像前,三五成群的学生献上鲜花,驻足默哀。他们中的许多人与卢老素未谋面,但早已被他一心向党、一生奉献的精神所昭耀,感染,驱策。

华农至今共培养出12位院士,学生们对院士故事都耳熟能详。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必是卢永根的老师、华农首任校长、广东第一位院士丁颖。

丁颖从事稻作科学研究40多年,创建华南第一个稻作育种试验场、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株“千粒穗”、首次将野生稻基因转移到栽培稻、创建我国第一个水稻生态研究室……

他为学校和国家带来丰硕的科研成果,也给华农留下了 “笃学明德,躬行践履,建业自强,求精图新”的丁颖精神。这是一笔千金不换的精神财富。

一片沃土,结实遍野。在丁颖影响下,1953届毕业生卢永根、庞雄飞、郑儒永三人先后当选院士,在全国高等教育界均属罕见。

一株稻穗,花开百年。华农水稻研究领域 “一门三院士”亦常被人传诵。

华南农业大学校园一角。

在一张摄于1963年的老照片中,丁颖正在宁夏引黄灌区考察水稻,卢永根就陪在他的身旁。

被称为“布衣院士”的卢永根,在物质上坚守了一辈子的节俭,却花光一辈子的心血传承开拓。在最后的日子里,即便是在病榻之上,他还是反复嘱咐前来探望的学生:一定要传承好丁颖等老前辈留下来的珍贵种子资源。

“我的研究追随丁颖、卢永根同门两位院士,不搞花架子,踏踏实实,实事求是。”2017年,卢永根的学生刘耀光当选中科院院士。他一生专注水稻育性研究,心无旁骛,为了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甚至缺席了新当选院士的颁证仪式。

从建校先贤到院士巨擘,再到活跃于社会主义事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你、我、他……进入新时期,怀揣薪火的华农人活跃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彰显着同样的一份华农传承。

2011届毕业生林小龙首创“F5未来商店”,登上了2018年福布斯精英榜。他说:“创业者追求的不是外在的东西,要创造生活的价值。”

2011届毕业生吴俊松创立扶贫电商平台“绿稻人”,探索“互联网+精准扶贫”,如今合作农户已有上千户。他说:“我想把公益与商业结合,努力改善农民的生活,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价值。”

2015级本科生林子森凭“迈创智鞋”夺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目前已获B轮融资。他说:“大学生创业全靠躬行践履、建业自强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将成为未来公司文化的一种体现。”

百十载花开花落,又是一年秋。世界适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园也迎来了新的面孔。但是,一代代华农人对党和国家的赤诚、对学术的追求、对生活的热忱不曾改变。

华南农业大学红满堂。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华农将继续坚持崇尚学术、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对话华农党委书记王斌伟、校长刘雅红:

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着力推进新农科建设

近年来,华农朝着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砥砺前行,取得了哪些成就?站在建校110年的新起点上,未来五年华农将如何发展?华农党委书记王斌伟和校长刘雅红对此作了介绍。

坚守“振兴中华农业”之初心

问: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华南农业大学建校11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接棒华农,您有何感受?

王斌伟: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节点,大学肩负着重要使命。华农正处于一个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发展攻坚期,也处于一个大有可为更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期,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冲一流”的使命任务。在这个关键时期、关键节点接过推动华农事业发展的“接力棒”,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唯恐能力不足,但也充满信心和期待。

我坚信,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一代代华农人接续奋斗打下的坚实基础,有全校教职工的奋力拼搏,“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一定能够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问:华农是广东唯一的全国“三全育人”试点高校。您上任后,将如何加强党建引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王斌伟: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校深入学习贯彻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探索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已经制定并启动实施《华南农业大学“党建引领,协同创新,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下一步的任务是全面落实好“1+4+10”工作安排:“1”就是发挥党建引领力,突出政治保障;“4”就是实施4项攻坚行动,包括制度攻坚、平台攻坚、评价攻坚和精品攻坚,增强育人驱动力;“10”就是统筹推进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作为全国25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我们将强化党委对“三全育人”工作的统筹领导,增强改革意识,加强协同创新,打造特色和亮点,促进育人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

问:华农培养的学生有什么特点?为广东乃至国家做了什么重要贡献?

刘雅红:在110年的办学历程中,广大华农人始终坚守“振兴中华农业”之初心,华农培养的学子始终继承和发扬“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和“笃学明德,躬行践履,建业自强,求精图新”的丁颖精神。110年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名优秀人才,其中就包括12名院士。

华农培养的学生给用人单位最大的印象就是踏实、有“三农”情怀。每年超过85%的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他们利用所学知识深入基层一线,服务产业发展;也有不少华农学子选择到条件艰苦的地方,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近年来,参加广东选调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的学生人数高居广东高校前列;单2019年就有114人报名参加了“三支一扶”计划;有71人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有18人报名参加了西藏林芝专项计划。

学校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和科研协同育人。近年来,学校本科生升学深造率接近20%,自主创业比例高于全国“双一流”院校平均水平。学生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技术等国内外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

“冲一流”要实现“高原见峰”

华南农业大学校门牌坊。

问:为实现新的目标,加快学校的发展及冲击国家“双一流”建设,华农将有哪些改革举措?

刘雅红:一是抓好学科建设改革,推进“冲一流”工作。将学科优化为高峰学科、高原学科、特色学科和支撑学科,实行分类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模式,重点向高峰和高原学科倾斜,力争在第五轮学科评估和新一轮“双一流”遴选中能有所突破,推动实现高原见峰。

二是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新农科和新工科建设。结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强化一流专业建设;突出重点建设学科,优先开展“两金一高”(即金专、金课、实践教学高地)建设;积极筹建人工智能专业和学院。

三是实施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改革,注入学校发展新动能。牵头做好“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推进8大重点学科与港澳高校开展合作,发挥“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科研成果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四是实施综合领域改革,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按分类指导的原则对教师进行分类评价考核,考虑分成科研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技术推广型等类型,让广大教师都能发挥特长。

问:作为一所具有鲜明农林特色的广东高校,学校在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中将发挥哪些主要作用?

刘雅红:华农将充分发挥地处大湾区核心地带的区位优势,以“科技驱动,产业引领”的思路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已获省政府正式授牌并依托我校进行建设,该实验室将立足对标广东和国家重大需求,瞄准现代农业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等3大创新层面,聚焦现代生物种业等6大核心领域,围绕粮食、水果、蔬菜等9大优势产业开展相关研究。作为“粤港澳高校联盟”首批成员,我们将与大湾区的知名高校共同提升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携手打造“粤港澳一小时学术圈”,不断深化与大湾区内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的合作。

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三支撑一改革”方案,深化机制改革,发挥人才、科技、理论支撑,勇担服务乡村振兴的历史重任。

在人支撑方面,华农将瞄准乡村振兴的新需求,进一步优化涉农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有本事、有情怀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军人才;科技支撑方面,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战略,立足产业一线发现和研究重大科研问题,破解 “卡脖子”难题,着力打造产学研合作特色品牌,积极对接和服务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与地方、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理论支撑方面,将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着力提升“三农”政策研究水平,加强对地市和行业的智力支撑。

从早期的抗击“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到目前的非洲猪瘟防控,华农在重大公共应急事件中始终发挥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针对目前非洲猪瘟的严峻形势,组建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并获得相应研究资质,华农成为五家获批单位中唯一的省属高校,该实验室更是华农继国家禽流感专业实验室后又一个与动物疾病研究相关的国家级区域实验室。

问:站在建校110年的新起点上,华农如何建设农林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王斌伟: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华农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坚持“农”的优势和特色的同时,积极拓展学科专业,促进农、工、文、理、经、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有效增强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和科技支撑能力。

在110周年校庆之后,我们将筹备召开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科学规划学校未来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我们将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着力推进新农科建设,协调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水平,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为打造天蓝山青水净、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幸福中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历史性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