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少年?

2019-11-20 09:36:19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9年11月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航道全球胜任力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向日葵国际教育暨京师教师教育高峰论坛(2019)”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该论坛以“全球胜任力:面向未来的青少年核心素养养成”为主题,邀请知名的教育专家、教育决策者、教育研究者和富有前瞻视野的中小学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未来一代。

21 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际组织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实施或提出了适应21世纪知识社会的人才能力框架。虽然各个国家或国际组织都有一套自己的语言词汇来描述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或核心素养,但是其宗旨都指向一个目标——以全球胜任力为关键词的国际理解教育。

2018年,由经合组织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Student Assessment),首次将全球胜任力纳入考核,并且与哈佛大学零点项目共同发布了“PISA 全球胜任力框架”。在2018年PISA之前,美国、瑞典、挪威、芬兰、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在教育体系中纳入与全球胜任力相关的内容,我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们也早已意识到全球胜任力的重要性,并进行了积极研究与实践。

全球胜任力是面向未来的青少年核心素养,中国教师教育如何适应这一全球趋势?在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希望教育工作者能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重新审视生活,审视教育。他从“过去未去”“未来已来”和“未来以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践行新时代教育使命。首先,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过去的精华经验保留并发扬;其次,正视未来的到来,抓住机遇,并用未来的观点审视当下;最后,打通过去、现在、未来的通道,进行跨地区、跨国家、跨文化的教育建设发展,超越小我,建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视角的,基于当下的设计。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辛涛教授以“核心素养与基础教育评价改革”为主题,阐述了核心素养建构的相关内容。他指出,教育期望与现实环境往往存在落差,而核心素养就是将这一落差弥补的关键因素。他首先从核心素养的提出、基本定位和框架三个角度,全面介绍了核心素养。然后,从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改革要点入手,用多个案例展示了核心素养如何与课程评价相关联。最后辛涛指出,当下人们生活在虚实结合的信息生态环境中,运用信息技术重构学校的生态体系将成为当前乃至未来教育的重中之重。

PISA资深政策分析师TarekMostAafa博士介绍了“PISA全球胜任力评估框架”的主要内容。该框架由经合组织与哈佛大学零点项目共同发布。在该框架中,全球胜任力被定义为:“全球胜任力是指对地区、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互动的能力,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TarekMostafa博士阐释了这一定义所指向的四个目标维度、构成要素和评估策略。他强调,当代学校需要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们来说,跨学科运用知识、批判性地思考与分析信息、理解不同视角尤为重要。

QQ图片20191118095515.png

对于很大一部分基础教育的教师而言,如何教授学生全球胜任力是一个挑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布和研究员在演讲中提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正日渐突出,教师首先要从观念跟上时代的发展,始终处于学习状态,及时更新知识技能体系。

美国亚洲协会是全球胜任力教育的积极践行者,不但研发了K-12部分年级、学科的具体课程目标,并且在美国各州的中小学开展了全球胜任力教育实验。亚洲协会国际学习学校网络主任Lisa Tyrrell女士在发言中提出,尽管挑战巨大,需求日益迫切,但是全球胜任力教育并不需要资源的大量输入,也不需要英勇非凡的教师。只要具有全球胜任力意识,每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可以做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廉思教授认为,全球胜任力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教育模式。他认为,全球胜任力包含“通灵感”——理解不同文化、包容不同阶层的能力,是设身处地思考对方感受的能力,是既发现自身之美,又欣赏他人之美的能力;“穿透力”——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建立在扎实调查和深入的洞察分析的基础上。当前,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冲突、动荡和分歧,均源于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无知,也源于不同民族和国家地区之间各不相同的价值观。未来世界的领导者,应视天下为己任,运用自己洞察时代潮流和历史大势的能力,为全人类服务。

QQ图片20191118095531.png

如何系统性地发展教师的全球胜任力,让全球胜任力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论坛现场发布的两本新书提出了解决方案。《未来世界青少年行动指南——PISA如何评估全球胜任力》和《为全球胜任力而教——在快速变革的世界培养全球胜任力》这两本著作集合了经合组织、哈佛大学零点项目与亚洲协会等在全球胜任力这一主题上的系统性理论与丰富的实践案例,帮助教育者了解全球胜任力及其理论,以及如何将全球胜任力融入课程、教学与评估。这两本书的中文版由新航道全球胜任力研究中心组织翻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李艳辉编审在新书发布会上展示了新书,并强调依托百年知名学府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国内外专家创作、出版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智慧的教师教育精品图书,助力“四有”好老师的培养,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始终不渝的追求。

微信图片_20191118094351.png

《为全球胜任力而教》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亚洲协会 著

胡敏 郝福合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

微信图片_20191118094357.png

《未来世界青少年行动指南——PISA如何评估全球胜任力》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亚洲协会 著

胡敏 郝福合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

作者:张春铭